欢迎您光临!
登录
注册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理大研究揭示蓝绿灰基建缓解城市热岛成效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24/5/16 22:21:37

倡议九阶段框架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香港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2024年 5月 16日 - 受全球暖化及城市化影响,热浪已成为全球城市面对的难题,香港的高温日数亦屡创新高。推动「蓝绿空间」建设是打造可持续环境,缓解热岛效应的关键。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郭海教授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一项创新研究,揭示各项绿化措施在全球不同地区的降温成效,为决策者采取措施减低城市热量,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成果已于跨学科国际期刊《The Innovation》发表。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郭海教授与海外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审视世界各地各种绿化措施对城市降温的效益

园林、湿地、绿化墙、街道树和阳台庭园被视为最有效的降温方案,团队的研究审视世界各地不同种类基础设施对城市降温的作用及效果。研究聚焦三大基建类别,合称GBGI,包括涵盖天然树木、草地和灌木丛等植被元素的「绿色基建」(Green Infrastructure);涵盖池塘、湖泊和河流等水基特征的「蓝色基建」(Blue Infrastructure),以及涵盖人造绿化墙壁、建筑物外墙和天台,涉及工程结构的「灰色基建」(Grey Infrastructure)。

研究发现,GBGI 对降低城市热量的效果因地区和城市而异。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及澳洲地区,GBGI的整体降温效果分别最多达18.9°C、17.7°C 、12°C及9.63°C。以全球来说,绿色和蓝色基建对降温非常有效,前者通过蒸发、蒸腾、遮阳和隔热等作用来调节城市热量,后者则通过水份蒸发吸收热能,从而达致为周边区域降温的效果。

至于亚洲城市的灰色基建,尤其是天台花园和凉棚,对城市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就以新加坡天台花园为例,可降低温度高达17.7°C;日本和韩国的凉棚和绿化天台则可分别降低温度达16.2°C 和 10.8°C之多。另外,线性铺设的树篱和栽种于街道上的树木亦能降温10.8°C,其中街道树的降温表现尤其出色,故此研究团队建议有关当局可考虑在街道上种植更多树木,还可为环境带来正面影响。

是次研究更揭示了多项GBGI基建对缓解中国内地不同地区和城市热岛效应的效果,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设施包括园林、湿地、绿化墙和滞留池,可分别降温达10°C、9.27°C、8°C和7°C。虽然华北及华南地区的GBGI整体降温效果相近,但部分设施在同一区域不同城市的降温效果有明显差异。在北京,园林有助降温10°C,但在陕西,却只有2.7°C。在香港,公园、绿化天台和高尔夫球场,可分别降温4.9°C、4.9°C和4.2°C,这对纾缓城市过热问题尤为重要。

为缔造绿化生活空间,香港特区政府去年于《施政报告》提出「悦目亮丽城市计划」,包括绿化部分河岸为赏花热点,并于政府辖下场地及公路旁等广植树木。郭海教授表示:「香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独特,海洋、河流、湿地和水塘星罗棋布,植被覆盖占土地面积70%,其中郊野公园占地约40%,并拥有弥足珍贵的维多利亚港,GBGI类型独一无二。特区政府亦积极在新发展区推动GBGI建设,并乐于在新建项目中采用绿色建筑设计,这些具前瞻性的计划展现出香港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弹性城市的决心。」

由于地区背景、气候条件和城市规划重点不同,世界各地的 GBGI 类型也大相径庭。是次研究将为各地政府和城市规划者提供参考依据,优先采取有效的基建措施来降低城市过热风险,促进小区复原力。就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九阶段框架来实施GBGI,包括持份者参与、可行性研究、设计,以及政策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估、优化和复制应用。

郭海教授认为:「这个框架将为完善GBGI的实施提供战略性路线,发挥其最大效益。然而,各地在实施前应根据当地环境和需求进行规划,以亚洲为例,急速的城市化和文化偏好,令城市在实施GBGI时,优先考虑提供小区绿色空间,推广保育生物多样性、改善空气质素和纾缓城市热岛效应等可持续发展目标。未来,各城市亦应采取综合方法,优化GBGI的多功能效益,以便更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评论